在上一篇,我们用 crossterm
绘制出了一个专业的 TUI 界面。现在,是时候挑战 PIPA-rs 的真正核心了:实现 pipa-rs stat -- <command>
,一个 perf stat
的原生替代品。
这意味着,我们要直面 perf_event_open
这个系统调用,去精确测量一个外部命令从生到死的完整生命周期。
前期的探索,虽然没有产生一行可用的代码,但却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:一份详尽的“此路不通”的地图。 它用 ptrace
和信号的失败告诉我们,任何试图在用户态通过复杂技巧来模拟内核级同步的方案,都是在与操作系统的底层调度作对,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。
所以,这次我们不是在收拾烂摊子。我们怀揣着“排除法得来的宝贵知识”,进行了一次目标明确的、从零开始的正确构建。我们的任务,从“发明创造”,转变成了“探索发现”。